综投网-分享投资理财知识网站 加入收藏

理财方法

首页 > 理财频道 > 正文

如何让工作越少收获越大?你的工作方式正确吗?

综投网 2017-02-20 10:43

  无聊是想象力的前奏

工作方法效率的重要性

  正如我在最近的研究论文《什么也不做与无事可做:空闲时间与无聊的潜在价值》中所述,“什么也不做”与无聊紧密交织。尽管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多数人很难容忍无聊,但它是发现某些重要事情的前奏,还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聊可被视为一种阈限空间,是我们探索未知领域的重要资源。

  但是,在网络时代,各种娱乐应有尽有,注意力不断地被分散,“信息”无孔不入,而“无聊”难以进入。我们极易处于一种不断忙碌的状态,很少有什么也不做的时候。网络空间是一个多重任务处理和极度活跃的世界,我们对它的狂热行为会带来自我蒙蔽,以为自己真的很高效、多产。事实上,社交媒体激发的只是一种“反应式思维”,而非“自创式思维”。它反而会限制人的创造性,并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平衡行动与反思,迟早会产生倦怠心理。

  不幸的是,现在各个公司的工作狂都会受到支持甚至奖励。出现危险的狂躁防卫通常不会遭到反对,因为这种行为有利于企业发展。而且公司还存在一种这样的心态,“我给那家伙发那么多钱,他怎么不给我多干活?”

  但是,努力地工作与聪明地工作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事实上,快节奏超负荷的工作环境会导致严重的个人心理问题,包括士气低落、沮丧、药物滥用、职场性骚扰、人际关系紧张以及频繁旷工。最高效的管理人员思行两不误,随时能够从繁忙的工作中脱身。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时工作越少,收获越大”

  “什么也不做”是开启潜意识的最佳时机。潜意识对我们强大的信息库进行关联搜索后,通过无意识思考进行信息整合。在这种思维状态下,我们很少受限于常规模式。相对于专注地解决某一问题的状态,潜意识状态下更有可能出现创新想法。

  潜意识成果通常不会立即转化为有意识的想法,可能需要一个孵化过程。什么也不做或彻底放松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可能还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最佳方式。问题解决达人在停止有意识工作后,仍然会无意识地关注某一问题。创造性解决方案很可能在诸如散步、开车、阅读或与孩子玩耍之时闪现,进而在休闲之余把棘手问题解决掉。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高度紧张连续工作9小时后,接着去参加一个会议。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你在会议上得出的方案只是一种创可贴式的解决方案。脱离又专注当下的状态在各个企业中越来越受欢迎,许多高管会通过正念冥想制定决策、解决问题。每天留有一定空闲时间的人,相对于连午休时间都被工作占据的人来说效率反而会更高。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表情
发表评论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7*24小时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