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投网-分享投资理财知识网站 加入收藏
股票 期货 外汇 基金 加密货币 股票学堂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体育新闻
理财攻略 互联网理财 理财产品 金融知识 外汇
白银投资 基金 黄金 邮币 消费投资 期货 原油 房产
股市新闻 行情分析 新股申购 热点追踪 走势预测 个股点睛 股票知识 财经快讯 财经眼 问答
房价走势 楼市资讯 房产投资
银行利率 银行知识 银行理财 贷款 保险
外汇新闻 最新汇率 外汇知识
原油投资 白银投资 期货 外汇
薅羊毛 创业 网赚 骗局
信用卡 消费贷款 个人贷款 贷款利率 企业贷款 银行贷款 购房贷款 购车贷款
理财知识 金融知识 信用卡 投资知识
理财故事 理财方案
手机 汽车 游戏 互联网

ofo被服务商起诉 被判支付欠款811万元

本站整理 2018-12-14 16:38

  ofo被服务商起诉

  综投网(www.zt5.com)12月14日讯

  今日消息,针对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起诉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拖欠服务费一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日前作出判决,判令东峡大通支付服务费8111896.38元。

  ofo被判支付欠款811万元

  判决书显示,原告嘉里大通与被告ofo服务合同纠纷一案,于今年6月立案。

  嘉里大通方面称,2017年6月与ofo签订一份《自行车仓配服务合同》,约定由嘉里大通向其提供与ofo共享单车有关的卸车、仓储、配送、库存盘点等服务,ofo应依照合同约定向嘉里大通支付相关服务费用。合同约定,ofo应在签收嘉里大通寄送的相关服务费用发票后的3个工作日内对服务费用予以确认,并在此后的20个工作日内完成付款,若其未在3个工作日内提出异议,则视为确认。同时,还约定嘉里大通需向其支付10万元作为保证金,在双方合作结束后予以返还。

  嘉里大通方面称,上述合同签订后,嘉里大通依约履行了合同义务,并将相关服务费用发票提供给了东峡公司,但截止到嘉里大通提起本案诉讼之日,其尚欠嘉里大通多笔服务费用累计8111896.38元,且各笔服务费均已超出了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

  判决书显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被告ofo给付原告嘉里大通服务费8111896.38元并支付逾期付款利息;被告ofo退还原告嘉里大通保证金10万元并赔偿该笔款项利息损失。

  实际上,这并不是ofo陷入的第一起诉讼。

  日前,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就ofo与白马投资的广告合同纠纷案作出判决。白马投资称与ofo就发布ofo共享单车灯箱广告签订了三份《媒体代理合同》,发布费用分别约为392.54万元、3157.88万元、510.31万元。前二笔费用已经结清,而从2017年10月28日起,ofo一直未支付第三笔费用510.31万元。

  根据公开信息梳理,更早之前,因欠款起诉ofo的还有兰州雄飞物资有限责任公司、淄博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武汉光谷创客街区管理有限公司、杭州云造科技有限公司、百世物流、德邦物流及上海凤凰等企业。

  今年11月,新浪科技曾报道,当时涉及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被列入被执行人的信息多达20条,立案时间范围从2018年08月31日至11月12日,涉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和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被执行标的也从数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累计执行标的合计超5360万元。

  ofo的归宿在哪?

  ofo目前的资金状况可谓不十分乐观,ofo创始人兼CEO戴威层在11月的全员大会上表示,ofo不会倒闭,其他被收购、合并都有可能,这也意味着戴威终于放弃了独立发展的执念。他还表示,由于供应商债转股,目前资金情况正在好转,但依然很困难。

  等待终局的ofo正在用各种方法自救:卖蜂蜜做微商;押金变理财,倒流用户给P2P平台;到日本、新加坡做区块链开发骑车挖币,向一个更疯狂但风险也更大的领域融资等等,但这些自救方式并不被外界看好,甚至被指“不体面”。

  “现在公司真的没钱了。”刚刚从ofo离职的员工Raven(化名)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在主要是通过变卖运维车辆等资产来换钱。同时,也在跟供应商谈债转股,以缓解资金压力。国内是很难再拿到融资了,老戴(戴威)正在努力在海外谈融资,以及寻找区块链项目机会。”

  另一位ofo离职员工李笑(化名)称,最初共享单车们都试图把押金作为盈利点,但是政策不可能松口。后来,在巨头的推动下,共享单车都开始“免押金”,这其实“加速了淘汰”。

  《中国经济周刊》指出,投资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短期无解,而巨头们认为,共享单车很难单独存活,只有进入到巨头的大生态之内,才有其商业回报上的价值和意义,饿了么就是一例。滴滴是最有野心的那个巨头。在滴滴和其背后的腾讯的推动下,ofo和摩拜开始被资本“催婚”。但是,大家都没想到,年轻的戴威竟然如此倔强,还有他手中的一票否决权,最终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Raven和李笑都认为,ofo最终可能还是会归于滴滴。“这也是员工们希望的,这样一来,业务可以继续,还是做出行。滴滴是第一大股东,有优先选择的权力,而且滴滴也急需牌照。因为很多城市都在限制共享单车的投放数量,ofo手中的牌照和投放指标,对于滴滴和阿里都有吸引力。阿里为何同意单车作为借款抵押,看中的其实并不是车,而是牌照和指标。”Raven说。

  李笑认为,共享单车的存在肯定有价值,政府和行业都不会看着它灰飞烟灭。不过,现在是资本寒冬,滴滴也遭遇危机,上市计划搁浅,内外部因素一起形成了ofo今天的局面。如果滴滴下半年IPO,很可能会后退一步,将ofo装进篮子里;再如果戴威更成熟一些,结局也许会不一样。

  “ofo从一开始就没有琢磨透盈利模式。在资本的推动下,又采用了过度扩张的策略,最终积重难返。”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永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共享单车行业更可能存在于某个企业的大生态当中,而不太会独立存在,大生态的交叉补贴可以维持其存在,而共享单车可以给整个生态提供流量支持。”

  (综合自:新浪科技、中国经济周刊)

标签:ofo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表情
发表评论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