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投网-分享投资理财知识网站 加入收藏

银行知识

首页 > 银行频道 > 正文

从两会看2019“助贷”发展方向:2019将严打“套路贷”

本站整理 2019-03-08 16:57

  正如银行业从一到众的演化,众多的银行诞生是为了适应新的趋势、细化分工、分散风险,而“助贷”以科技面貌诞生的逻辑也是如此。

  普惠金融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的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这个含义过分的倡导“普”,却忽略了“惠”,而在当下,“普”与“惠”确实一对冲突的存在。

  “助贷”的确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度,但却迎来了高利问题。读懂新金融曾《新金融利率悲歌》系列文章中指出:“从立法的逻辑上讲,判定高利贷的线应该是24%。从实际情况来讲,36%以上才是高利贷。法律才规定必须返还的那部分利息是36%以上的,而非24%以上,故而新金融机构更多的把36%定位生死线。”

  当下多数“助贷机构”的息费收取在24%~36%之间,在生死线之下;但在很多用户看来,这依然是高利贷。虽然这个息费范围存在一些合理性:

  1、首先,“助贷”中资金最简单的链条是:储户——银行——“助贷”机构——借款人,在这个链条中,储户要利息,银行要利息,“助贷”机构要在覆盖获客、运营、逾期等成本的基础上盈利,而前三者的的利息、成本、利润都压到了借款人身上,息费怎能不高?2、“助贷”机构的优势是以科技手段无限摊薄边际成本,然而除了蚂蚁金服、腾讯金科等几家巨头外,中小机构经营的资产规模普遍不大,这导致边际成本无法被摊薄;相反,为了在有限的借款人身上赚得足够的钱,必须增加息费。3、正常的借款人除了银行之外,还有借呗、微粒贷、京东金条等诸多廉价的融资渠道,如果这些融资渠道都没能“普”到借款人,这个借款人的资质可想而知,出于风险把控的考虑,息费也应该上调。

  高利,是一个社会问题的制造机,如果没有“助贷”,或许没有各种高利问题,但“普”的进程也必然会放缓。如何在“普”与“惠”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是一个难题。

  03

  2019年,会是“助贷”监管元年吗?

  多数“助贷”机构喜欢以科技公司自居,但不可否认的是,“助贷”机构有绝对的金融属性,自然要受到金融监管,对于助贷行业来说,目前最全面、约束力最大的一份文件是《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

标签:套路贷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表情
发表评论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7*24小时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