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投网-分享投资理财知识网站 加入收藏

热点追踪

首页 > 股票频道 > 正文

应对中国电动汽车冲击,日本将在东南亚建立汽车联盟

本站整理 2024-05-21 13:33
  面对来自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持续冲击,日系品牌选择在东南亚市场“抱团取暖”。

  据媒体报道,日本考虑与东盟在东南亚地区制定首个汽车生产和销售的联盟,双方计划最早在今年9月举行经济部长会晤,并制定持续至2035年的中期联合战略。该战略将利用日本的补助金,推进脱碳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等。

  为了在东盟地区应对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崛起,日本据称将动用经济产业省预算中的1400亿日元(约9亿美元)来帮助东盟市场培训新技术世代的汽车工人。

  此外,日本还将推广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量技术,促进汽车产业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日本及东盟也将考虑联合采购生产电动车电池的稀有材料,并在回收电池上进行合作。

  以往日系品牌在东南亚地区都是各自为战,但随着比亚迪等进驻东盟的中国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日系品牌感受到了压力,这次从政府层面双方开始接触,值得关注。

  一直以来,东南亚市场是日系汽车除中美日以外的第四大市场,有着日本汽车“后花园”之称。丰田和本田等多家日系厂商都在东南亚设有生产基地,日系车在该地区的年产量超过300万辆,在该区域总产量占比高达八成。

  不过随着汽车行业电动化的加速推进,近些年,东南亚不仅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制造商选择在当地建厂投资。

  比亚迪今年3月宣布,在泰国的乘用车生产基地即将在今年三季度竣工并启动投产;广汽埃安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在泰国罗勇府罗勇工业园也已正式开工。此外,上汽、长城、哪吒等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都已经在东南亚建厂或者宣布即将建厂。

  中国品牌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当地市场的欢迎,日系汽车的领先优势逐渐被蚕食。在今年的曼谷车展上,根据主办方给出的数据,现场预订量TOP10品牌中,中国品牌与日系品牌平分秋色,各占据五席。

  根据markline平台数据,今年前4个月,中国品牌在泰国新车市场中的份额占比达到了11.8%,相比去年全年略有上升,其中,紧凑型轿车和SUV车型占比较高。相比之下,日系品牌则从巅峰的超过九成份额,降至78%左右。

  中日争夺东南亚市场的背后是当地有利的新能源政策。泰国规定到2030年,泰国制造的汽车必须有30%是零排放汽车,最终在2035年实现100%电动化目标。为此,泰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纯电动汽车的消费税从8%降至2%。

  印尼宣布将采取为电动汽车制造商和购买者减税,降低电动汽车及相关技术和原材料进口关税,下调电动汽车行业增值税等措施。

  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流失,日系品牌正在大力投入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本田汽车承诺到2030年,其将在电气化和软件上增加一倍的投资,达到约650亿美元;丰田将在纯电动汽车以及AI等领域投资130亿美元。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表情
发表评论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7*24小时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