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投网-分享投资理财知识网站 加入收藏

热点追踪

首页 > 股票频道 > 正文

大模型深度冲击出版?科大讯飞聂小林这样谈行业转型

本站整理 2024-05-27 14:23
  5月24日,由中宣部主办,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网信办协办的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科大讯飞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在“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上作《直面智能时代机遇与挑战,推动出版人才培养跨越式发展》主题演讲。

  当前,人工智能迎来第四次发展浪潮,以认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信息分发和获取的模式、革新了内容生产模式。聂小林引用一组数据提到,有报告显示,被大模型替代或者部分工作被替代的职业前25名中,剧作家、美术编辑、文学作家、文学编辑、网络编辑等和出版行业密切相关的职业均在其中。

  “可以说,AI已经可以实现甚至超越了人类越来越多的通过知识学习和积累经验形成的技能,这无疑将会对出版人才能力结构带来重大影响。”聂小林说。

  挑战与机遇同行。聂小林提到,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版业和人工智能技术正不断融合创新。

  年初,OpenAI发布了文生视频模型Sora,视频质量显著超越现有视频模型。国内也有很多团队通过大模型或人机融合的方式撰写各类长篇小说,“可以说,人工智能在内容创意与创作方面拥有巨大潜力”。

  在分发传播策划方面,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也能带来很多变化。如在不改变原文内容信息量的基础上,适配不同内容主流平台的风格与规则,可以自动改写,一键分发。

  内容发布后,还可以自动跟进数据反馈,进行AI诊断,识别优质内容在创意创作方面的一些规则,并自动应用于后续运营主题创作中。

  在日常工作效能方面,在多语种文本翻译、内容审核校对、辅助开展文献调研都有重大发展。基于多语种文本翻译的进步,在北京冬奥会、2023年布达佩斯世界田径锦标赛,通过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无障碍交流。

  同样,在内容审核校对工作中,可以自动查找错别字、语法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并给出修正建议。

  在辅助开展文献调研方面,可以通过对全球科技前沿成果进行自动化调研,辅助科技出版选题策划。

  当下,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数字出版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继电子出版时代、网络出版时代、前数字出版时代后的数字出版智能时代。在这一新阶段,数字出版在内容创意与创作方面,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带来散点的、全面的变革式爆发;在分发传播策划和日常工作效能方面也将会发生进阶式跨越。

  在这一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逐步追赶、逐步进阶的人才发展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数字出版人才发展应摒弃逐步进阶模式,直接进入最新阶段,拥抱未来发展,并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及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聂小林建议,改革现有高校对出版人才的培养体系。面向社会发展需求、产业发展需求,甚至是适应未来智能社会个性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与技术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中,在通识教育板块,除了出版理论思维培养课程,应增加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在专业教育板块,除了出版、传播等相关专业课程,还需要引入融合技术综合创新实践。

  同时,建立“产+教+产”三方共建协同培养模式。为加速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技术发展的高效协同,要建立数字出版产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人工智能企业的融合协同培养模式。通过联合课题研究、示范工程建设、微课程开发,以及建立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实践基地等,创新产学研用生态发展模式,为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支撑。

  “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行业融合发展中,我们始终秉承技术向善的信条,坚信未来不是属于 AI,而是属于掌握 AI 的新人类。”聂小林说。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表情
发表评论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7*24小时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