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投网-分享投资理财知识网站 加入收藏

财经快讯

首页 > 股票频道 > 正文

抗疫特别国债需要抢吗?2020特别国债如何购买?收益和风险

本站整理 2020-06-17 18:22

  这三期国债到底买哪期好?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国债的期限越长,利率也会相应高一些,收益也会更好一些。如果您家里有闲钱,一时半会不急用,就可以选择期限长一些的国债。比如,这次发行的10年期国债,利息按半年支付,一年可以领两回利息,付息方式更灵活了。

  现在,各种理财产品满天飞,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踩雷。很多人关心,购买抗疫特别国债有没有风险?

  “老百姓理财有两点考虑:一是收益性,二是安全性,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侧重。国债投资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性高,以国家信用担保,收益稳定没有任何偿付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首席教授朱青十分肯定地说。

  这次发行的三期特别国债,利率分别是多少?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目前还没有答案,因为利率的高低,要等市场招标完成后才能定下来。招标也就是这几天的事,利率是多少很快就会揭晓。

  “国债利率,一般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例如,2019年国债3年期利率为4%,5年期利率为4.27%,而国有银行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低于3%,中小银行普遍低于3.5%。” 朱青说,相比之下,国债具有一定的利率优势,收益稳定无风险。所以,买国债是谨慎投资者,特别是中老年投资者一项不错的选择。”

  “前些日子我一直琢磨,疫情之下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个人投资是不是该配置一些国债?现在抗疫特别国债出来了,必须要关注一下,该出手时就出手。”麻辣姐的一位邻居说。

  二问:抗疫特别国债,在哪儿能买到?

  根据记账式国债发行规则,个人购买抗疫特别国债,可以开立证券账户或国债专用账户,在发行期内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直接认购,也可以通过商业银行柜台购买。

  这么多年来,国债因利息较高、收益稳定,一直受到个人投资者青睐。由于国债销售火爆,基本上都是开售的当天即告罄。一听说哪家银行要出售国债,大爷大妈们常常一大早就去银行网点排队,晚来一步就只能抱憾而归。

  去年4月,为进一步便利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储蓄国债“随到随买”试点,将国债发行时间由原来的10天延长至全月。个人投资者可通过40家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共计约13万个营业网点,以及27家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的网上银行购买储蓄国债。

  希望此次国债发行,也有更多银行商业网点参与销售,让大家能够“随到随买”。大家可以密切关注一下,自家附近银行网点的销售公告,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

  就算这三期1700亿元没赶上,也不要紧,后面还有。今年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的额度是1万亿元,将全部采取市场化发行的方式,预计7月底前发行完毕。

  “我去银行网点买特别国债,钱交给银行了,那银行把钱交哪儿了?”有人好奇地问。

  放心!所有特别国债筹集的资金,最后都会汇聚到一个地方——国库。

  三问:抗疫特别国债,筹集的钱用来干啥?

  记者16日从财政部获悉,为筹集财政资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财政部决定发行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一期)和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二期),规模均为500亿元,期限分别为5年和7年。业内人士表示,这两期抗疫特别国债将采取记账式国债发行方式,个人也可以购买。根据安排,这两期国债将于6月18日招标,6月23日起上市交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后,舆论对此高度关注。该特别国债主要用途、何时正式发行、个人能不能购买等,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最新消息不仅明确了时间表——6月18日招标,6月19日开始计息,招标结束至6月19日进行分销,6月23日起上市交易,而且个人也可以购买,这对于手里有“余钱”的居民来说,显然是一次难得的投资理财机会。

  近年,国债发行出现热销场面,买国债就如过去抢春运火车票。这主要是因为,有良好的国家信誉作为担保——国债是安全性最高的一种投资理财产品,这是投资者最看重的原因。相对来说,股市、楼市及其他投资理财领域的安全性不及国债。同时,国债收益率又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对百姓来说与其把“余钱”存入银行不如购买国债。

  所以,今年即将发行的抗疫特别国债很大可能仍会出现热销的状况。显然购买抗疫特别国债是人们个人财富保值增值的不错机会。而且,发行这种定义为“抗疫”的特别国债,对于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落实相关公共政策、惠企业保民生等方面也大有好处,可通过筹集财政资金为公共利益“输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个人为抗疫作贡献的另一种方式。

  由于今年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筹集的资金直达市县基层,对于弥补地方发展短板、推进公共项目建设具有重要助力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中已经明确,对县城有一定收益但难以商业化合规融资、确需举债的县城公益性项目,可通过抗疫特别国债予以支持。可以说,个人购买抗疫特别国债也是对基层公益事业的支持。

  当然,对于这种国债筹集资金的使用,也要加强监管,确保资金真正用于政策确定的领域,优先用于公共卫生事业才能名实相符。此前,曾出现过国债专项资金被挪用的先例,抗疫特别国债资金使用须处于“阳光之下”。

  6月8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强调“管好用好抗疫特别国债资金”。6月12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也表示,建立直达资金台账的监控系统,实现全覆盖、全链条监控,确保资金下达和资金监管同步“一竿子插到底”。坚决防止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套取骗取等行为的发生。类似于这样的提前周密部署,可有效防止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异化”。

  简言之,对于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和资金使用,既是特殊时期的特别应对举措,也是功在当下利在长远的科学决策。

标签:国债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表情
发表评论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7*24小时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