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投网-分享投资理财知识网站 加入收藏

热点追踪

首页 > 股票频道 > 正文

上汽全固态电池2026年量产

本站整理 2024-05-25 09:48
  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汽车工业正在抢占技术高地。

  5月24日,上汽集团举行“向新十年”新能源技术发布会,面向“新赛道”发布新一代技术底座。据了解,上汽在固态电池、能量闭环、高效动力总成、智能底盘、全栈软件架构、全新电子架构等创新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和应用,“七大技术底座”全面跃升至2.0时代。搭载光年固态电池、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智己L6将于今年10月交付。

技术底座全面升级

  当前,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深度变革,市场需要的汽车不再仅仅是一辆汽车,更是一个具备“自学习、自成长、自进化”能力的智能科技产品。

  早前,上汽曾推出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七大技术底座”。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介绍,今年以来,固态电池、智能车“中央大脑”、数字智慧底盘等最新技术,已实现量产应用,助推上汽“七大技术底座”全面升级,打造全新的“科技生命体”。

  具体来看,“健壮的身”方面,“星云”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将适用自入门级市场到豪华车市场,实现更大范围车型梯度的覆盖;全新“珠峰”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将实现从“发动机为主驱”到“电机为主驱”,从“油混”到“电混”的产品全覆盖,同时高水平低排放,将满足欧7排放标准;全新“星河”电氢一体化整车架构首创增程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架构方案,真正实现“零碳零排放”。

  “强劲的心”方面,全新“蓝芯”混合动力总成,聚焦模块化、集成化、专属化的DMH超级混动技术,已经实现性能突破。全新“绿芯”电驱总成, 应用独创的网格式油冷技术,并采用镁铝合金壳体极致轻量化设计,总成重量仅为86公斤,在国内同功率段中水平最高。电池方面,今年10月份,搭载光年固态电池的智己L6,将正式交付用户,能量密度超过300瓦时/千克,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2026年,上汽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交付量产,并完成样车测试,能量密度超过400瓦时/千克,是传统动力电池的一倍以上;2027年,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智己新车将实现量产,并正式交付用户;后续,能量密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00瓦时/千克。

  “智慧的脑”方面,上汽零束科技已经明确,“银河”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3.0在2025年全面落地,将实现“中央集中式+区域控制”,“舱、驾、算、联”四域合一,并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未来的全栈4.0解决方案,将重点攻关类智能人架构、AI大模型、AI OS(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支持L4/L5级自动驾驶。

技术塑造核心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发布全新一代技术底座前,上汽刚刚与奥迪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为上汽奥迪开发多款高端智能电动新车并联合开发智能数字平台,中外双方携手向合资企业“技术赋能”。

  由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这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合作已进入全新阶段。从做合资车起家,到自主品牌突破,掌握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车企崛起的关键优势。发布会上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全球领先,在三电领域形成了核心竞争力,诞生了像宁德时代等一批核心零部件企业,同时,国产新能源汽车还在发力出口,去年我国整车出口首次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一。

  十年来,上汽逐渐形成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业务“新三驾马车”。上汽自主品牌销量占比由37%上升到55%;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由4000辆上升到112.3万辆,增长了280倍;海外年销量由8.6万辆上升到120.8万辆,增长了13倍,已经连续8年保持国内第一,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面向未来,2023年上汽制定实施“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汽车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能化场景应用及智能座舱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新能源渗透率超过45%;海外销量达到140万辆;初步完成新老赛道的切换,加快建设成为具有产业全球竞争力和品牌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车企。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表情
发表评论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7*24小时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