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投网-分享投资理财知识网站 加入收藏

银行理财

首页 > 银行频道 > 正文

银行理财产品在线转让火爆 投资者注意风险

本站整理 2018-11-26 16:15

  自找“下家”或由银行“撮合”

  对于急需资金的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是理财产品如何快速转让变现。记者了解到,目前已开通理财转让业务的银行,主要有两种转让途径:即转让者自行找到“下家”定向转让和银行线上平台“撮合”找到“下家”。

  具体而言,第一种途径就是转让者自行找到“下家”,或由理财经理协助发出转让信息,联系到愿意“接盘”该产品份额的投资者,双方约定好转让价格后前往线下网点,办理转让手续。

  第二种途径则是转让者通过网银等线上平台,以一口价或者竞价的方式挂单。“下家”通过比照考量,若所转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期限和金额契合自己的需求,就直接在线上进行确认购买。在转让过程中,银行仅起到“撮合”作用,提供资金清算和份额划转等服务

  然而,并非全部理财产品都能在二级市场转让。从目前银行纳入转让的产品类型来看,首先,被选中的产品通常只能是该行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其次,债权债务关系比较明确,诸如票据类债权性质的特定理财产品;其三,产品的投资方向比较明确,能够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

  “目前支持本行封闭式理财产品、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的转让。”浙商银行重庆分行理财师刘辉民说,转让区的产品通常额度有限,收益率又比较高,目前该行每个月转让成交的理财约5万笔左右,成交金额在80亿元/月,转让成功率100%。“根据交易经验,收益率只需略高于在售同期限产品10个百分点左右,往往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成交。”

  “预期收益性的理财产品都可以转让,因为这类产品最容易让客户理解、测算转入、转出的收益。”中信银行重庆分行零售银行部产品销售室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已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在线交易,每年交易笔数20万,年交易量约500亿元。下一步,还将逐步丰富可转让产品,预计在2019年,存款类、净值类理财也能灵活转让。

  建议

  转让理财产品注意风险

  由于受资管新规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正在向净值化方向转型。业内人士指出,预计将来理财产品形态或将呈现“两极分化”:一类为极短期的类货币基金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另一类期限或比原来旧模式下常见的6个月左右期限更长,普遍在一年以上。

  与此同时,在产品收益短期难以取得较大突破的情况下,有条件的银行纷纷筹措建立银行内部理财转让交易平台,拓宽自身业务线,丰富产品供给,以满足投资者流动性与盈利性需求。

  但交易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也值得投资者衡量。普益标准研究员赵璐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就目前银行理财产品转让市场来看,均为银行自建的二级交易平台,用户数量偏少,缺乏公开市场报价,不能保证产品交易准确反映产品公允价值。理财产品转让人有较强流动性需求,为在短时间内撮合完成交易,或会折损部分收益,增大了首发购买者在交易时面临的较大幅度折价的风险。

  另一方面,针对理财转让功能,尚未有相关规范出台,监管层的态度尚处于“模糊”地带。随着理财产品的新老接替,符合新规要求的新产品占比将逐步提升,对理财产品的流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对不够规范的市场不排除操作过程中出现各类风险事件。

标签:银行理财银行理财产品风险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表情
发表评论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7*24小时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