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投网-分享投资理财知识网站 加入收藏

财经眼

首页 > 股票频道 > 正文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本站整理 2021-05-07 10:26

  (三)双循环之战略基点——扩大内需

  《建议》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对内需提出量与质的增长要求。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减弱了出口对于国内产出消纳及GDP增长的支撑作用,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需要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目前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我国的储蓄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和发达国家水平,2019年我国国民储蓄率44.4%,超过世界平均17.7个百分点,消费、投资潜力有望进一步挖掘。另外,目前消费、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消费占比仍相对较低。因此,《建议》提出要全面促进消费,顺应消费升级,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发展服务消费等等;要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扩大基础设施、市政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四)双循环之体制环境——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建议》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国企改革加速进行。2020年4月,中央出台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除了资本、劳动外,土地、技术、数据等五个要素市场加快市场发展和资源配置,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作从产品服务市场走向要素市场。其次,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推动大数据等辅助治理、统计现代化改革。第三,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在财政方面,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在金融体制方面,做好金融改革开放,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五)双循环之重中之重——乡村振兴

  《建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农业农村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乡村振兴是奠定双循环基础、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新冠疫情、国内外形势趋于复杂等因素把粮食安全等问题置于新的高度。首先,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保护粮食安全,建设智慧农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县域经济,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其次,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第三,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第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帮扶机制和保持财政投入,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支持一批西北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完善东西部协作帮扶机制等等。

  (六)双循环之空间布局——区域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

  《建议》指出要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首先,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促进城乡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其中,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人口逐步有序转移,最终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其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东北、中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四大城市群打造新增长极,推动雄安新区建设、海洋强国建设、区域统筹互助、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第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城市生态修复、统筹规划、文化保护、城市治理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七)双循环之质量发展——绿色发展

  《建议》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2018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碳强度)下降4.0%,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相当于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3%,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但中国和发达经济体的GDP每单位美元碳排放量仍有一定差距,2019年中国GDP每单位美元碳排放量为685克,远高于美国的232克/美元、英国137克/美元、日本221克/美元。未来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建筑,开展绿色生活,降低碳排放强度。第二,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第三,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等等。第四,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行垃圾分类减量、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等。

  (八)双循环之国际循环——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

  国际国内双循环需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首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定维护中国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其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一带一路网,“一带一路”贸易额指数、货运量指数不断攀升,贸易货运不断扩张,未来要继续加强一带一路的绿色、基建、投融资、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科技教育等合作。第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九)双循环之安全保障——平安中国与国防军队现代化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国家安全和强军推到了新的高度。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力保障。在构建平安中国方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在国防军队建设方面,为了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标签:十四五规划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表情
发表评论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7*24小时快讯